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學校本部占地面積近40萬平方米,資產總額9.13億,圖書館藏書100余萬冊。建有萬兆級無線網絡、云計算中心,是重慶市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和重慶市智慧校園試點單位,全日制在校學生16800余人。學校是首批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專業群建設單位,首批全國職業院校健康服務類藥學專業示范點,首批全國職業院校養老服務類護理專業示范點,首批全國示范職教集團單位,首批全國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首批國家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教育部藥學專業等三個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牽頭單位,教育部網絡空間運用優秀學校,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教育部“專科臨床醫學(3+2)卓越醫生”試點學校,全國第一家定向培養基層衛生專業直招士官醫藥衛生學校,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單位。
專本貫通 | ||||
院(部)名稱 | 專業名稱 | 收費標準 | 招生科類 | 備注 |
基礎部 | 智能醫療裝備技術 | 7800元/年 | 歷史、物理 |
與重慶科技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對接分段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 |
藥學院(中藥學院) | 制藥設備應用技術 | 8125元/年 | 歷史、物理 | |
專科 | ||||
院(部)名稱 | 專業名稱 | 收費標準 | 招生科類 | 備注 |
藥學院(中藥學院) | 藥學 | 8125元/年 | 歷史、物理對口高職藥劑類 | 國家級“雙高”專業群、國家級骨干專業、首批全國職業教育健康服務類專業示范點、國家級藥學專業教學資源庫第一牽頭單位、市級優質校建設專業、市級骨干專業 |
藥學(中外合作辦學) | 15000元/年 | 歷史、物理 | 學校與愛爾蘭斯萊戈理工學院合作辦學 | |
藥品生產技術 | 7800元/年 | 歷史、物理對口高職藥劑類 | 國家級“雙高”專業群、國家級骨干專業、市級優質校建設專業、市級重點學科 | |
中藥學 | 8125元/年 | 歷史、物理對口高職藥劑類 | 國家級骨干專業、市級優質校建設專業、校級特色專業 | |
藥品質量與安全 | 7800元/年 | 歷史、物理 | 國家級“雙高”專業群、市級優質校建設專業 | |
藥品經營與管理 | 7800元/年 | 歷史、物理對口高職藥劑類 | 市級優質校建設專業、校級重點建設專業 | |
制藥設備應用技術 | 8125元/年 | 歷史、物理 | 市級優質校建設專業、校級重點建設專業 | |
臨床醫學院 | 康復治療技術 | 8125元/年 | 歷史、物理對口高職護理類 | 中央財政支持的服務產業能力提升專業、教育部“1+X”證書試點專業、市級“雙高”專業群骨干專業、市級優質校建設專業、市級骨干專業 |
醫學美容技術 | 8125元/年 | 歷史、物理對口高職護理類 | 市級“雙高”專業群骨干專業、校級特色專業、產教融合特色專業 | |
醫學影像技術 | 8125元/年 | 歷史、物理對口高職護理類 | 校級重點建設專業、產教融合特色專業 | |
護理學院 | 護理 | 8125元/年 | 歷史、物理對口高職護理類 | 首批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專業、國家級骨干專業、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國家級“雙師型”老年護理骨干教師培訓基地,全國護理專業教學資源庫主持單位,國家護理專業教學標準制定單位 |
助產 | 8125元/年 | 歷史、物理對口高職護理類 | 重慶市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能力提升項目建設專業、市級優質校建設專業、校級特色專業、國家“1+X”證書(母嬰照護、產后恢復)考培基地,國家婦產科護理教學資源庫及重慶市助產專業教學資源庫牽頭建設單位 | |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 6250元/年 | 歷史、物理 | 首批全國職業院校養老服務類示范專業點、教育部" 1+X"老年照護、失智老人照護職業技能證書首批試點院校、重慶市社區居家老年健康服務技術研發及推廣中心 | |
醫學技術學院 | 醫學檢驗技術 | 8125元/年 | 歷史、物理對口高職護理類 | 市級“雙高”專業群、市級優質校建設專業、市級示范專業,市級骨干專業,市級資源庫主持建設專業 |
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 | 8125元/年 | 歷史、物理對口高職護理類 | 中國高職院校分專業競爭力排行榜高職同類專業第一、市級“雙高”專業群、中央財政支持的服務產業能力提升專業、市級優質校建設專業 | |
食品檢驗檢測技術 | 8125元/年 | 歷史、物理對口高職護理類 | 教育部“1+X”證書試點專業、市級“雙高”專業群、國家教學資源庫牽頭建設專業、市級優質校建設專業 | |
眼視光技術 | 8125元/年 | 歷史、物理 | 市級“雙高”專業群、國際合作專業、市級優質校建設專業 | |
醫學營養 | 6250元/年 | 歷史、物理對口高職護理類 | 教育部“1+X”證書試點專業、市級緊缺專業、重慶市唯一開設專業 | |
中醫學院 | 中醫養生保健 | 6250元/年 | 歷史、物理對口高職護理類 | 校級特色專業、校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 |
醫工學院(基礎部) | 智能醫療裝備技術 | 7800元/年 | 歷史、物理 | 國家教學標準研制組長專業、市級“雙高”建設專業、市級優質校建設專業、校級重點專業 |
醫療器械經營與服務 | 7800元/年 | 歷史、物理 | 校級特色專業、產教融合特色專業 |
備注:
1.具體招生專業、招生科類及計劃數以重慶市教育主管部門公布的為準。
2.藥品生產技術專業還含有藥物制劑、中藥制藥、生物制藥方向,學生進校后可自主選擇專業方向課程學習。
3.康復治療技術專業開設有兒童康復、產后康復方向教改班。
4.護理專業緊貼行亞產業大健康需求,實施產教融合、醫教協同精準化培養社會亟需的方向性護理人才(中醫護理方向、母嬰護理方向、公共衛生護理方向、急救護理方向、麻醉護理方向、老年護理方向),有"1+2"院校結合班、現代學徒制等多種培養模式,學生進校后即進入方向性班級學習。
學生在規定年限內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成績合格,符合畢業條件,由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頒發經教育部電子注冊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高職(專科)畢業證書。
已參加重慶市2023年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報名,取得報名資格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含具有同等學力者)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退役軍人。
報名辦法:報名時間、地點和辦法按照重慶市教育考試院2023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報名工作相關安排執行。
考試安排:考生需按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相關安排參加相應考試。我校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招收“高職專項類”考生,考生需參加我校組織的職業技能測試,具體安排及要求由我校另行公布。免試按《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重慶市2023年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渝教招發〔2022〕20號)有關規定執行。
填報志愿:志愿填報采用網上填報方式,安排在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公布后進行(具體時間、填報方式等相關事項由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確定并公布)。如遇錄取時計劃未滿額,除“高職專項類”外,我校參加重慶市2023年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志愿征集工作。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嚴格遵循我市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錄取照顧政策和“一檔多投”的投檔、錄取規則。具體政策及模式按《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重慶市2023年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渝教招發〔2022〕20號)公布的執行。除我市統一要求外,我校在錄取過程中還將按照以下原則實施錄取:
1.男女比例: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除助產專業只招女生外,其他專業錄取無男女生比例要求。
2.外語語種要求:我校各專業不限制外語語種,入學后公共外語統一為英語。
3.錄取體檢標準: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按教育部、衛生部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我校所有專業不招收色盲考生。報考護理、助產專業的考生要求四肢無殘疾,面部無明顯疤痕,女生身高不低于1.55米,男生身高不低于1.65米;報考醫學檢驗技術、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眼視光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考生要求無色弱;報考醫學美容技術專業的考生要求四肢無殘疾、面部無明顯疤痕;報考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考生要求四肢無殘疾。我校對身體未達到專業要求的考生將予以退檔。建議報考上述專業的考生,參照行業用工標準衡量自身視力、身高、形象等身體條件要求后謹慎報考。
4.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有:藥學(專業代碼:520301H;項目批準書編號:PDE50IE3A20221292N)。上述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只招收填報了相應專業志愿的考生。
考生被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2023年重慶市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錄取后,不再參加重慶市2023年統一高考。在校就讀期間與統一高考錄取的考生待遇完全相同(其中,“專本貫通分段培養項目”在校期間不得休學、轉學、轉專業,轉段考核合格后方可升入對應本科院校的對應本科專業)。
詳情 >學校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中路82號
聯系方式:023-61969012
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01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江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武漢教育學院、武漢市職工醫學院四校基礎上合并組建新江漢大學。2002年6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4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上海體育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簡稱“上體”,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體育類普通高等學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建設單位。學校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學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試點院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北京體育大學(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簡稱北體大,由國家體育總局直屬,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的高等體育院校。
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調整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