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介紹
(一)運動訓練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科學人文素養,系統掌握運動訓練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較強的專項運動技能和實踐能力,富有創新精神與創業意識,能夠在各類俱樂部、學校、企事業單位等相關領域從事專項運動特色教學、訓練、競賽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專業概況:運動訓練專業1986年招收本科生,2007年獲評遼寧省示范專業,2008年獲評國家級特色專業,2011年獲評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7年獲評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和向應用型轉變示范專業,2021年獲評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17年至今中國科教評價院和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專業排名均位居全國前三名。專業發展立足遼寧,輻射東北,面向全國,對接國家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重大戰略,建設“專項特色鮮明、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運動訓練專業。
就業方向:各類俱樂部、學校、企事業單位等相關領域從事教練員、體育教師、體育管理者等。
主干學科:體育學、教育學
核心課程:運動訓練學、體育競賽學、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專項運動理論與實踐、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心理學
修業年限:標準學制4年,修業年限為3—6年。修滿153學分,達到畢業要求,發給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輔修學位授予相關事宜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二)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系統掌握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具有扎實的專項運動技能和教學、訓練、競賽組織能力,能夠在學校、武術健身、武術培訓機構等從事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相關工作,傳播、推廣、傳承、創新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優秀應用型人才。
專業概況: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源于沈陽體育學院1994年成立的武術專業,2001年更名為民族傳統體育專業,2012年更名為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創辦26年來,始終秉持繼承、傳播、推廣、創新中華優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目標,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水平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人才,為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國際化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專業擁有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中心、中國武術協會段位考試點、中國健身氣功科研基地、遼寧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訓練基地等平臺,2008年入選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示范性專業,2016年入選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轉型發展試點專業,現有在校生412人。
就業方向:中小學校(武術學校)、武術健身、武術培訓機構。
主干學科: 體育學、教育學
核心課程:民族傳統體育概論、中國武術導論、中國傳統養生理論、太極拳、健身氣功、武術套路(散打)專項理論與實踐。
修業年限:本專業標準修業年限為四年,修業年限為3-6年。須修滿153學分,達到畢業要求者,頒發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1.運動訓練專業計劃招生:366名(含保送)。
2.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計劃招生:72名(含保送)。
以上專業系國家計劃內的全日制本科專業,正式招生計劃
以上級部門下達為準。
1.運動訓練專業招生項目
冬季項目: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球、冰壺、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跳臺滑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雪上技巧)、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U 型場地)、冬季兩項。
夏季項目:田徑、足球(十一人制)、籃球*、排球、沙灘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手球、跆拳道、拳擊、棒球、壘球、橄欖球*、游泳、公開水域游泳、蹼泳、水球、體操、藝術體操、蹦床、鐵人三項、曲棍球、高爾夫球、攀巖。
(*注:籃球項目考生使用籃球或三人籃球運動員技術等級證書均可報名,按照籃球項目考試方法與評分標準參加籃球專項考試。橄欖球項目考生使用七人制或十五人制橄欖球運動員技術等級證書均可報名,按照七人制橄欖球考試方法與評分標準參加橄欖球專項考試。)
2.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項目
武術套路、武術散打
3.在入學后,如上述部分招生專項不能滿足開班條件,將根據我校開設專項班情況進行實際調整,所涉及學生將被調整至其他專項班。
注:保送錄取優秀運動員見《沈陽體育學院2024年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保送錄取優秀運動員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