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空乘崗位,外航飛行員招聘門檻更高、要求更嚴苛,畢竟飛行員直接關系到航班安全與運營效率。想沖擊外航飛行員崗位,需先滿足一系列 “硬性條件”,任何一項不達標都可能直接失去競爭資格。
一、飛行資質:核心門檻,無資質免談
外航對飛行員的飛行資質有明確且嚴格的規定,這是應聘的 “敲門磚”。首先,必須持有有效的民航飛行員執照,且需符合國際民航組織(ICAO)標準 —— 多數外航要求執照等級不低于 “商用駕駛員執照(CPL)”,部分航司(如阿聯酋航空、卡塔爾航空)對機長崗位要求 “航線運輸駕駛員執照(ATPL)”。
同時,執照需附帶 “儀表等級(IR)”,確保能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完成飛行;且需通過執照定期審核(如每 24 個月的航線運輸駕駛員執照續簽檢查),若有執照過期或違規記錄,基本無法通過初篩。此外,部分外航會要求候選人有特定機型的飛行經驗,例如漢莎航空招聘波音 787 機型飛行員時,需候選人有至少 500 小時該機型的飛行記錄;新加坡航空則對空客 A350 機型飛行員有類似要求。
二、飛行小時數:經驗硬指標,不同崗位要求不同
外航根據 “副駕駛”“機長” 等不同崗位,設定了差異化的飛行小時數要求,且無任何通融空間。對于副駕駛崗位,多數外航要求總飛行小時數不低于 1500 小時,其中包含至少 500 小時的 “渦輪噴氣式飛機” 飛行經驗(如空客 A320、波音 737 系列機型);而機長崗位要求更高,總飛行小時數需超 4000 小時,且至少 1000 小時為 “機長飛行時間”,同時需有跨洲際航線飛行經驗(如歐洲 - 亞洲、中東 - 美洲航線)。
例如,國泰航空招聘副駕駛時,明確要求 “總飛行小時 1500+,渦輪噴氣式機型小時 500+”;英國航空的機長崗位則要求 “總飛行小時 4500+,機長小時 1200+”。值得注意的是,外航只認可 “正規民航運營航班” 的飛行小時數,飛行學員階段的訓練小時數(如私照階段的飛行時間)通常不納入統計。
三、學歷與專業:本科是基礎,航空相關專業優先
與空乘 “大專及以上” 的學歷要求不同,外航飛行員普遍要求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且需提供學歷認證報告(如中國教育部認證、國際學歷評估機構認證)。學歷專業雖不強制 “航空航天工程” 相關,但航空、機械、電子、物理等理工科專業候選人更具優勢 —— 例如,阿聯酋航空在招聘簡章中明確標注 “理工科背景優先考慮”,因這類專業知識能更好地支撐飛行員理解飛機機械原理、電子系統操作。
部分外航(如新加坡航空、澳洲航空)對學歷的 “含金量” 也有隱性要求,偏好 QS 世界大學排名前 500 的院校畢業生,但非絕對,若飛行資質和經驗過硬,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也有機會。
四、身體條件:比空乘更嚴格,無 “亞健康” 包容度
外航飛行員的身體要求遠高于空乘,需通過 “一級航空人員體檢”,且標準全球統一(遵循 ICAO《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 1 規定)。核心要求包括:
視力:裸眼視力不低于 0.7(對數視力表 4.8),矯正視力不超過 300 度,且不允許有色盲、色弱、夜盲癥等問題,部分航司(如漢莎航空)要求機長崗位裸眼視力不低于 1.0;
生理指標:血壓需控制在 120/80mmHg 以內,心率 60-100 次 / 分鐘,無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癲癇等慢性疾病,且聽力、嗅覺、平衡能力需達標;
身體形態:身高需在 165-195cm 之間(確保能正常操作駕駛艙設備),體重需符合 BMI 標準(18.5-24),無影響飛行的肢體畸形或功能障礙(如嵴柱側彎、手指殘缺)。
此外,外航會要求候選人提供近 12 個月內的體檢報告,且入職后需每 6 個月進行一次身體復查,一旦體檢不通過,將暫停飛行資格。
五、語言能力:英語是 “工作語言”,需達專業水平
外航飛行員必須具備流利的英語溝通能力,因駕駛艙內的指令傳遞、與空管的溝通均使用英語。多數外航要求英語水平達到 “ICAO 英語 4 級及以上”,部分航司(如英國航空、美國聯合航空)要求 5 級 ——ICAO 4 級需能清晰表達飛行相關專業術語,應對突發場景的英語溝通;5 級則要求能進行復雜的技術交流,如飛機故障分析、跨部門協作溝通。
面試中,外航會通過 “英語技術問答”“模擬駕駛艙指令溝通” 等環節考察英語能力,若出現專業術語表達錯誤、溝通不流暢的情況,會直接淘汰。
六、背景審查:安全底線,比空乘更嚴格
外航對飛行員的背景審查比空乘更嚴苛,核心圍繞 “安全合規” 展開:需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包括國內外),無任何刑事犯罪、航空安全違規記錄(如飛行中違規操作、酒后駕駛等);同時會核查信用記錄,無大額債務逾期、失信被執行人記錄;部分航司還會調查 “飛行安全記錄”,若有過飛行事故責任認定、空管處罰記錄,基本無法通過審查。
總之,外航飛行員招聘的硬性條件覆蓋 “資質、經驗、學歷、身體、語言、背景” 六大維度,每一項都是必達標準。對求職者而言,需提前積累飛行經驗、考取相關執照、保持良好身體與背景記錄,才能具備競爭資格。
免責聲明: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聯系郵箱:543779269@qq.com。
提到大專空中乘務專業,很多人第一反應是 “只能當空姐、空少”,但隨著民航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路徑早已突破 “單一飛行崗”,覆蓋民航全鏈條及跨界服務領域。同時,受益于航空出行需求復蘇與人才缺口,大專空乘專業的就業形勢整體樂觀,有意報考或在讀的學生,可提前了解就業方向與競爭要點。
在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不少考生和家長在挑選職業技術大學時,最關心的莫過于學校的就業率。高就業率意味著學生畢業后能更順利地踏入職場,開啟職業生涯。
“女生讀職業學校好不好就業” 是很多家長和學生關心的問題,有人擔心職校學歷含金量低,也有人覺得部分專業 “不適合女生”。但事實上,職業學校的 “技能導向” 培養模式,恰好契合女生細膩、耐心、溝通能力強的優勢,只要選對專業,女生畢業后不僅好就業,還能在崗位上長期發展。
職業學校畢業季,“升學” 與 “就業” 的選擇成了許多學生和家長的糾結點:有人想早點工作賺錢,有人擔心學歷不夠影響長遠發展。其實兩者沒有絕對的 “好與壞”,關鍵是結合自身情況、職業目標和行業需求做決策,以下從 3 個核心維度展開分析,幫你理清思路。
職業學校的核心優勢在于 “學以致用、精準就業”,選對專業不僅能降低畢業即失業的風險,還能快速切入高需求行業。結合近年就業市場數據,以下幾類專業因 “技能門檻清晰、崗位缺口大、薪資漲幅穩”,成為職業學校學生的 “就業優選”。
飛行小時數是外航衡量飛行員經驗與能力的核心硬指標,直接決定候選人能否進入招聘流程。不同于空乘崗位,外航對飛行員的小時數要求因 “崗位層級”“機型類型”“航司定位” 差異顯著,且有明確的 “有效小時數” 認定規則,想應聘的從業者需提前了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