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普通高中教育或者職業高中教育的學習之后,學生可以申請高等教育的學習。
芬蘭高等教育有兩個平行機構:大學教育和專科學院教育。大學教育著眼于學術和科學研究教育,而專科學院更多地專注于工作技能,他們的教學有著嚴格的高標準。專科學院的教學和培訓主要是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他們的教學任務也包括研究與開發,可用于提升操作技能,促進行業發展。
通過大學入學考試或者經過三年學習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學生都有資格進入大學學習。大部分新生都是通過大學入學考試而被錄取的。進入專科學院學習需要完成高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或者職業高中教育都可以。
芬蘭共有16所大學。《大學法案》(2009年6月由國會通過)規定,芬蘭大學須遵守公共法律或者私法(《功能法案》)。2010年1月之后,大學的運營引進了新的模式。
教育部管轄的有25所專科院校:6所由地方政府經營,7所由自治市教育協會經營,13所由私人機構經營。另外,阿蘭德自治省有一所應用科技大學–阿蘭德大學,還有一所隸屬于內政部的警察學院。
公共機構高等教育中的學位教學是免費的。在大學里,在讀生(包括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在讀生)每年只需要向學生會交極少的成員費用。而他們能享受低價餐飲、醫療服務和其他社會福利。同時,學生需要交付教科書和其他教材用具的費用。
大學教育
芬蘭高等教育體系由兩個互為補充的部門組成——專科學院和大學。大學的任務是開展科學研究,在此基礎上提供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大學法案》規定,大學必須促進免費研究、科學和藝術教育,開展基于研究的高等教育,教導學生服務社會和人類。為了達成目標,大學必須與社會環境合作,加強科學研究成果和藝術活動對社會的影響力。
傳統的大學體系包含綜合大學、科技大學、商業大學和藝術學院,所有這些學校都以研究為基礎,開展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直到博士教育。此外,芬蘭有一所軍事大學——國防大學,該大學隸屬于國防部。
芬蘭的16所大學全部是政府經營的,并且由政府預算提供財政支持。大學的經營基于教育自由、研究自由和大學自治。
芬蘭大學入學考試篩選出了有能力接受大學教育的學生。同時,獲得國際學位、歐洲學位和萊茵費普魯方的學生也有能力接受大學教育。此外,擁有芬蘭專科學位、后中學水平職業資格證書或者完成三年職業教育的學生也有資格進入大學學習。大學還有權自主挑選自己認為有資格進入學校學習的人。大部分的新生都是通過大學入學考試而被錄取的。
如果國外學生在本國接受了同等程度的教育,也可以在芬蘭申請大學。
大學可獨立地選擇自己的學生,并且根據學位所設定的指標數量決定專業領域學生人選。其中,指標數量根據教育部和大學的談判結果設定。芬蘭大學存在入學限制,各個領域均存在。因為每個學科都有過多的人申請。
大學錄取條件:
大學入學考試成績(和普通高中畢業證書)以及入學測試結果,這些是最普遍的程序僅僅依靠入學測試結果,或者僅僅依靠大學入學考試成績和普通高中畢業證書
2005年,芬蘭引進了博洛尼亞進程,并且引進了與之相匹配的雙學位機制。該機制把原來碩士水平的學士學位分成了兩個獨立的項目:學士學位(歐洲學分轉移機制180-210學分,3年時限),碩士學位(歐洲學分轉移機制120學分,2年時限)。
專科教育
芬蘭高等教育包括兩個互相補充的體系:專科和本科。本科教育的任務是提供科學研究,以此為基礎開展指導和研究生教育。專科教育是職業高等教育。專科學院的教學和培訓主要是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他們的教學任務也包括研究與開發,可用于提升操作技能,促進行業發展。
專科教育體系還是很新的。芬蘭第一所試驗專科院校始于1991年-1992年,第一所永久建立的專科學院始于1996年。截止2000年,所有的專科院校都是永久經營的。
專科院校都是多領域教學,著眼于工作和行業發展。專科教育主要在一下領域進行:
·人文科學和教育
·文化
·社會科學,經濟與管理
·自然資源和環境
·科技、通訊和交通
·自然科學
·社會服務,醫療和體育
·旅游,餐飲和家政服務
專科學位的學習一般要獲得歐洲學分轉移制度的210-240學分,這意味著三年半至四年的全日制學習。專科教育按照學位項目來安排教學。申請要求高中畢業證書或者大學入學考試,職業資格證書或者同等的海外學習經歷。
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計劃,這個計劃作為學生的學習指南,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
在專科學校想要攻讀碩士,需要獲得學士學位和至少3年的工作經驗。專科碩士學位需要修60-90個學分,耗時一年半至兩年,在找工作中與大學碩士學位具有同等效力。
專科學院的錄取要求為完成普通高中教育或者職業高中教育和培訓。換句話說,通過大學入學考試的人、完成普通高中教育或者職業高中教育的人,或者完成國際同等學歷或者國外學歷的人都有資格申請專科院校。
學生需要通過國家電子報名系統申請專科院校。學校可獨立決定錄取條件,一般根據學生之前的記錄和工作經驗,很多情況下,也會安排入學測試。
想要攻讀專科碩士項目就需要獲得專科學位或者其他同等學位,以及至少三年的工作經驗。
芬蘭統計局數據顯示,2007年秋天專科院校的所有學生人數為133300人,比上一年增長了700人。就業人數達到了36600(比上一年上升了一個百分點)。2007年共有21000人獲得了專科學位。
海外學生獲得專科學位的人數為5400人,比上一年增長了17個百分點。
2005年高等學位第一次進行試驗,而且攻讀專科碩士學位的人數在未來幾年會有大幅度增長。2007年有3400位學生攻讀專科碩士學位,比上一年增長了一半以上。同年有360人攻讀更高等學位,其中女性占比為64%。
免責聲明: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聯系郵箱:543779269@qq.com。
在當今全球化的教育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子懷揣著留學夢想,期望在國際舞臺上拓展視野、提升自我。而英國北方大學聯盟(NCUK)項目,宛如一座精心搭建的金色橋梁,為廣大學子鋪就了一條通往世界名校的便捷之路。那么,NCUK 項目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有著怎樣獨特的魅力和優勢呢?
隨著藝術留學熱潮的興起,越來越多藝術生選擇通過預科課程銜接海外名校,既能彌補語言和專業差距,又能提前適應國外教學模式。但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預科項目,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會陷入 “選院校”“怎么選” 的困境。本文將詳細盤點國內外優質藝術留學預科院校,并分享 4 個核心選擇維度,幫你避開誤區、精準匹配。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藝術留學已成為眾多藝術學子提升專業素養、拓寬國際視野的重要途徑。不同國家憑借獨特的藝術傳統、先進的教育體系和活躍的藝術市場,在各類藝術專業領域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對于懷揣藝術夢想的學生而言,了解哪些國家的藝術專業在國際上更具優勢,是開啟理想藝術求學之路的關鍵。本文將深入剖析幾個藝術留學熱門國家的優勢專業、教育特色及行業影響力,為藝術生的留學抉擇提供參考。
在藝術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國際化視野”“跨文化創作能力”“多元行業資源” 已成為藝術生職業突破的核心要素。前文推薦的 13 所院校中外合作藝術留學項目,不僅是銜接海外教育的橋梁,更從職業競爭力提升、就業路徑拓寬、行業資源積累等維度,為藝術生打造了長遠的職業發展基礎。本文將結合具體項目特色,深入解析中外合作藝術留學項目對學生職業發展的四大核心幫助,為藝術生規劃職業路徑提供參考。
在藝術教育全球化的當下,越來越多中國藝術生渴望接觸國際前沿藝術理念、拓寬創作視野。中外合作辦學藝術留學項目憑借 “國內過渡 + 海外深造” 的模式,既能降低初期留學適應難度,又能銜接優質海外教育資源,成為藝術生留學的優選路徑。下面是一些國內知名院校的中外合作藝術留學項目,涵蓋美加日韓、歐洲、東南亞等多個留學方向,從項目特色、合作優勢到升學路徑全面解析,為不同專業、不同目標國家的藝術生提供精準參考。
意大利以其公立大學免學費、藝術底蘊深厚、學歷中意兩國互認等優勢,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學生的留學首選。為促進中意兩國教育交流與合作,意大利政府特別推出了馬可波羅計劃與圖蘭朵計劃,給中國學生提供了官方留學通道。下面就為大家推薦一些中外合作辦學的意大利計劃項目,供考生及家長精準擇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