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利時的教育分為三個階段:基礎教育(Elementaryeducation)、中學教育(Secondaryeducation)和高等教育(Highereducation)。
基礎教育
分為學前教育(3年)和初等教育(6年):比利時孩子享有完全免費的學前教育,也就是幼稚園教育。幼稚園里花花綠綠的玩具堆積如山,孩子們享有政府資助的多種津貼。
中學教育
共6年,從6歲開始,孩子們開始接受為期12年的義務教育,完全免費。
高等教育
比利時的高等教育受政府資助,同樣實行免費教育,絕大部分課程每年入學時只收取很少的注冊費用。可貴的是,除了比利時本國的公民,其他符合比利時大學入學條件的任何國家的學生,政府也同樣提供免費的高等教育。比利時的高等教育按照學術方向、組織形式和目的要求分為:
大學外高等教育:
大學外高等教育包括高等技術教育、高等經濟教育、高等農業教育、高等醫學教育、高等社會學教育、高等藝術教育、高等師范教育等七種教育形式。大學外高等教育側重于科學知識在各個職業部門的應用,主要培養工業、農業、商業、醫務、社會服務、教育、藝術等各個方面的專業人才。教育形式有全日制和業余兩種,學習期間分長期與短期兩種。畢業后授予不同的證書,如工業工程師畢業證書、護士畢業證書、建筑師畢業證書、翻譯畢業證書等。
正規大學教育:
正規大學教育的基本任務是積累、傳播、發展科學技術,教學與科研密切結合。正規大學中有完全大學和大學院之分。目前比利時共有20所正規大學,其中6所為完全大學:荷語魯汶大學、法語魯汶大學、荷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法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國立列日大學(法語)、國立根特大學(荷語)。完全大學至少要包括以下五個傳統的學院:哲學和文學院、法律學院、理學院、醫學院、工學院。
比利時的正規大學學制為4~7年,一般文科為4~5年,工科為5~6年,農科為5年,醫科為7年。大學學習分三個階段:階段為基礎階段,需2~3年,對學生進行基礎教育、專業入門教育;第二階段為本科階段,需2~3年,也叫學士階段,結業可取得學士學位。醫學、藥學和工科畢業生授予醫生、藥劑師、工程師資格;第三階段為專業學科的研究階段,即博士論文階段或大學后的專業化學習階段。在比利時大學本科畢業可直接注冊攻讀博士學位,時間為2~3年。
正規大學授予學位分為兩類:法定學位和科學學位。法定學位是按比利時的法律規定的研究必須條件、研究課題以及研究期限而批準授予的。科學學位是法律規定以外的,由大學根據大學所從事研究的必須條件、研究課題及期限而批準授予的。
比利時的大學一般每年9月底10月初開學,次年7月結束。多數學校實行三學期制。學期自10月初至12月底(圣誕節前);第二學期自1月中旬至4月中旬(復活節前);第三學期自4月下旬至7月中旬。有的學校是兩學期制,中間放寒假。每學期結束要進行考試,學年結束有學年考試決定升留級,凡不及格者有一次補考的機會(一般在新學年開始前的9月份)。
比利時正規大學中的各研究中心擔負著全國90%以上的基礎理論研究任務,有些學科居世界領先地位。比較先進的學科有:荷語魯汶大學的固體物理、分子生物、微電子學、自動化、企業管理;法語魯汶大學的回旋加速器、細胞和分子病美國移民中介公司理學、食品加工、農學、經濟學、法律;法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冶金、非平衡態統計物理、法律;荷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理論物理、電子學、計算機應用;列日大學的礦物學、電子學、植物學;根特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礦物學、遺傳學;安特衛普大學的化學;蒙斯理工學院的冶金、太陽能的光電轉換;朗布魯農學院的農學等等。
大學系統:
基本上來說,比利時大學的學制并不像國內的大學可以區分為四年制或五年制。他們稱為階段(firstcycle)及第二階段(secondcycle):階段修業二到三年,屬于一般的基本共同科目;第二階段則為二到四年,屬于大學分科教育。
對比利時的學生而言,他們并沒有所謂的學士學位或碩士學位之分。他們階段結束時發給一個稱為“candidate”的學位;第二階段結束發給執照或證書(依科系不同而發給Licence或engineer。例如:醫師、藥劑師、建筑師、工程師、律師、會計師…之執照)。所以當他們第二階段畢業時所領到的,就不只是一張學歷證明,更是一張執照。有了這份文憑,也就可以開業做生意了。對他們而言,第二階段結束后便可以申請進入博士班(第三階段)就讀。碩士、博士課程均列在第三階段(thirdcycle)。第三階段必須在修完階段及第二階段之后才能繼續,修業至少一年。第三階段都是專業課程。
一般而言,在國內的大學畢業后來就讀的學生可直接進入第三階段。以荷語魯汶大學工學院的外國學生為例,第三階段可分為三類:類是大學畢業后來就讀的兩年碩士(Master)課程;第二類則是擁有碩士文憑,欲進入博士班就讀的一年博士預科(Pre-doctoral)課程(第二類可能沒有文憑,或者有些教授同意在課程中加入一篇論文而發給碩士文憑);第三類則是在類或第二類結束后才能就讀的博士學位課程。類或第二類畢業成績優異的(A70%),才可能申請進入博士班。
考試制度:
一個學年分為兩個學期。學期從十月初直到一月中旬的考試為止;第二學期則從一月份最后一個星期一開始直到(五月份開始并延續到)六月的考試為止。大致上來說,考試一般安排在一月份及六月份;但是有些系所則可能安排在十二月份圣誕節假期前后或四月份復活節假期前后。成績則通常于六月份才公布。在前述考試期間的成績若不滿意,在八月份及九月份則還有機會參加補考。
一般考試分筆試及口試兩種,可能只是其中之一,也有可能兩者皆要。畢業論文一般來說是需要的(有些科系則可以多修學分來補足論文的學分),還有些科系會要求畢業論文需要口試。成績的算法是以20分為滿分,18分為AAA,16分為AA,14分為A,12分為B,10分為C....依此類推。C以上的成績就及格了。但是,盡管總平均的成績是C,而卻有兩科以上的D,這樣的成績并不被接受為及格,而且在補考時,所有(含)C以下的科目都得補考。當然,若在補考時將這兩科成績晉級為C以上,那就可以順利的進入第二學年了。
很特別的是如果要參加六月份的考試,在四、五月份的時候就必須注冊考試,否則會被自動推延至九月份的補考。另有一點更特別的是,依照傳統習慣,考試時男士穿西裝打領帶、女士小姐則是洋裝套裝。
免責聲明: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聯系郵箱:543779269@qq.com。
在當今全球化的教育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子懷揣著留學夢想,期望在國際舞臺上拓展視野、提升自我。而英國北方大學聯盟(NCUK)項目,宛如一座精心搭建的金色橋梁,為廣大學子鋪就了一條通往世界名校的便捷之路。那么,NCUK 項目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有著怎樣獨特的魅力和優勢呢?
隨著藝術留學熱潮的興起,越來越多藝術生選擇通過預科課程銜接海外名校,既能彌補語言和專業差距,又能提前適應國外教學模式。但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預科項目,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會陷入 “選院校”“怎么選” 的困境。本文將詳細盤點國內外優質藝術留學預科院校,并分享 4 個核心選擇維度,幫你避開誤區、精準匹配。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藝術留學已成為眾多藝術學子提升專業素養、拓寬國際視野的重要途徑。不同國家憑借獨特的藝術傳統、先進的教育體系和活躍的藝術市場,在各類藝術專業領域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對于懷揣藝術夢想的學生而言,了解哪些國家的藝術專業在國際上更具優勢,是開啟理想藝術求學之路的關鍵。本文將深入剖析幾個藝術留學熱門國家的優勢專業、教育特色及行業影響力,為藝術生的留學抉擇提供參考。
在藝術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國際化視野”“跨文化創作能力”“多元行業資源” 已成為藝術生職業突破的核心要素。前文推薦的 13 所院校中外合作藝術留學項目,不僅是銜接海外教育的橋梁,更從職業競爭力提升、就業路徑拓寬、行業資源積累等維度,為藝術生打造了長遠的職業發展基礎。本文將結合具體項目特色,深入解析中外合作藝術留學項目對學生職業發展的四大核心幫助,為藝術生規劃職業路徑提供參考。
在藝術教育全球化的當下,越來越多中國藝術生渴望接觸國際前沿藝術理念、拓寬創作視野。中外合作辦學藝術留學項目憑借 “國內過渡 + 海外深造” 的模式,既能降低初期留學適應難度,又能銜接優質海外教育資源,成為藝術生留學的優選路徑。下面是一些國內知名院校的中外合作藝術留學項目,涵蓋美加日韓、歐洲、東南亞等多個留學方向,從項目特色、合作優勢到升學路徑全面解析,為不同專業、不同目標國家的藝術生提供精準參考。
意大利以其公立大學免學費、藝術底蘊深厚、學歷中意兩國互認等優勢,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學生的留學首選。為促進中意兩國教育交流與合作,意大利政府特別推出了馬可波羅計劃與圖蘭朵計劃,給中國學生提供了官方留學通道。下面就為大家推薦一些中外合作辦學的意大利計劃項目,供考生及家長精準擇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