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由陜西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陜西省省級“雙高計劃”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陜西省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其前身創建于1953年。2001年,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由原國家級重點中專陜西煤炭工業學校、省部級重點中專西安煤炭衛生學校和陜西煤炭職工大學合并組建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隸屬于陜西省煤炭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局,2011年劃轉陜西省教育廳管理。
二級學院 | 專業名稱 | 二級學院 | 專業名稱 |
能源化工學院 | ★煤礦智能開采技術 | 信息商務學院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安全技術與管理 | 大數據技術 | ||
通風技術與安全管理 | 數字媒體技術 | ||
★煤田地質勘查 | 物聯網技術 | ||
鉆探工程技術 | 電子商務 | ||
煤化工技術 | 現代物流管理 | ||
★應用化工技術 | 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 | ||
煤炭清潔利用技術 | 大數據與財務管理 | ||
智能機電學院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大數據與會計 | |
智能控制技術 | 建筑測繪學院 | 建筑室內設計 | |
智能醫療裝備技術 |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 |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建筑工程技術 | ||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 工程造價 | ||
新型能源學院 | 新能源裝備技術 | 城市燃氣工程技術 |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 | ||
儲能材料技術 | 工程測量技術 | ||
氫能技術應用 | 無人機測繪技術 | ||
新能源汽車技術 | 醫學康養學院 | 康復治療技術 | |
熱能動力工程技術 | 藥學 | ||
醫學護理學院 | 護理 | 藥品生產技術 | |
醫學營養 | 醫學技術學院 | 醫學影像技術 | |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 口腔醫學技術 | ||
助產 | 醫學檢驗技術 | ||
人文教育學院 | 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 | 醫學美容技術 |
注:
1.以上專業“普高生”、“三校生”均可報考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分類考試招生;
2.所有分類考試招生專業不限科類;
3.加★專業為國家雙高專業;
4.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單獨考試招生僅在陜西省內展開,2025年單獨考試招生計劃數及專業以省教育廳,教育考試院審核公布為準。
參加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分類考試的考生,必須已完成2025年陜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普通高考)報名或陜西省普通高校職業教育單獨招生(職教單招)報名手續。
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分類考試招生錄取工作在陜西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下進行,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學校嚴格執行教育部和省教育考試院有關招生錄取政策,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根據文化素質測試和職業適應性(技能)測試的總成績,由高到低依次錄取。在總分相同的情況下,按照職業適應性或職業技能測試、語文、數學、英語成績排序錄取。
根據招生計劃總數,按各類別考生報考人數比例分別劃定“普高生”和“三校生”單招錄取控制線,以不低于實考人數3%的淘汰比例,確定錄取人數。
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分類考試招生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原則由高分到低分確定錄取專業,在考生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服從專業調劑的,則根據成績優先調劑至與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的學科門類,若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均已滿額,則調劑到其他志愿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的學科門類錄取;不服從專業調劑的不予錄取。分專業招生計劃根據考生報考情況可進行適當調整。
申請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分類考試招生的學生思想品德考核和身體健康狀況應符合要求。預錄取結束后學校將按照省教育考試院提供的體檢信息對考生身體健康狀況按照《普通高校招生體檢指導意見》及有關規定進行審核,對身體條件不符合所錄取專業就讀的同學,學校將調整到相應符合專業就讀。對身體條件不符合所有專業就讀的同學,學校將取消該生錄取資格。
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承認考生在其他示范高職院校參加聯考的文化素質測評的成績,如果參加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的錄取,須參加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統一組織的職業適應性(技能)測試。以文化素質測試和職業適應性(技能)測試的總成績從高到低錄取。
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分類考試嚴格按照陜西省發改委、陜西省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確定收費標準。
學費:6500元/學年
雙高專業:7150元/學年(煤礦智能開采技術、煤田地質勘查、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化工技術)
住宿費:800元/學年,950元/學年(帶衛生間)
學校地址:咸陽市文林路29號
聯系方式:029-33665101
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01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江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武漢教育學院、武漢市職工醫學院四校基礎上合并組建新江漢大學。2002年6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4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上海體育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簡稱“上體”,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體育類普通高等學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建設單位。學校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學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試點院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北京體育大學(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簡稱北體大,由國家體育總局直屬,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的高等體育院校。
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調整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