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始建于1958年,隸屬于自治區教育廳,是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全國職業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實驗校,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信息化支撐職業院校企合作專業共建項目首批共同體成員,自治區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自治區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自治區文明校園,自治區“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自治區“互聯網+教育”試點學校,自治區高校人員總量管理試點單位,首批全區高校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創建單位,自治區“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質量監測優秀試點院校,寧夏職業院校數字校園標桿校,寧夏現代服務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學院牽頭組建的寧夏現代服務職業教育集團獲批國家第二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學制(年) |
530302 | 大數據與會計 | 3 |
530301 | 大數據與財務管理 | 3 |
530303 | 大數據與審計 | 3 |
530304 | 會計信息管理 | 3 |
530402 | 統計與會計核算 | 3 |
530302 | 大數據與會計(涉外會計方向) | 3 |
440703 | 現代物業管理(項目經理方向) | 3 |
590104 | 社區管理與服務 | 3 |
440701 | 房地產經營與管理 | 3 |
530605 | 市場營銷 | 3 |
530602 | 連鎖經營與管理 | 3 |
530604 | 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 | 3 |
410119 | 現代農業經濟管理 | 3 |
530701 | 電子商務(網站、網店運營方向) | 3 |
530702 | 跨境電子商務 | 3 |
530706 | 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 | 3 |
530101 | 財稅大數據應用 | 3 |
530201 | 金融服務與管理 | 3 |
530206 | 證券實務 | 3 |
530205 | 財富管理 | 3 |
530202 | 金融科技應用 | 3 |
530203 | 保險實務(金融保險方向) | 3 |
530102 | 資產評估與管理 | 3 |
510201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3 |
510205 | 大數據技術 | 3 |
510203 | 軟件技術(電子商務技術方向) | 3 |
510213 | 移動應用開發 | 3 |
550103 |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 3 |
550113 | 廣告藝術設計 | 3 |
550401 | 文化創意與策劃 | 3 |
530501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3 |
530502 | 國際商務 | 3 |
530503 | 關務與外貿服務 | 3 |
540104 | 定制旅行管理與服務 | 3 |
540110 | 智慧景區開發與管理 | 3 |
570202 | 應用英語(涉外酒店經理方向) | 3 |
符合《寧夏回族自治區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生報名辦法》規定的報考條件且已履行2023年寧夏高考報名手續的普通高中應、往屆畢業生,同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需達到C等級及以上。
(一)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自主招生錄取工作遵循公平競爭、公開選拔、公開程序的原則,待考試結束后,依據招生計劃、按照考生總成績(文化素質成績+職業適應性測試成績)以擇優錄取的原則劃定專業錄取分數線。
(二)專業志愿錄取以分數優先為原則。在考生所報專業志愿均未被錄取情況下,對服從專業調劑者,可調整到未錄滿專業;對不服從調劑者,作退檔處理。
(三)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根據錄取原則確定擬錄取考生名單,經學院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在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官網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報寧夏教育考試院審核。
(四)考生被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自主招生錄取后,不再參加當年的普通高考;未被錄取的考生,可繼續參加當年的普通高考。
(五)考生接到錄取通知書后,須按規定時間到校報到注冊,否則視為放棄,取消錄取資格。
通過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自主招生錄取的考生與參加高考錄取的考生,在學籍、學習形式、畢業證書、獎助學貸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一)學費及住宿費
1.學 費:每生每年4620元;
2.住宿費:六人間每生每年800元,八人間每生每年600元。
(二)學生資助
1.國家獎學金每學年8000元/生,國家勵志獎學金每學年5000元/生,國家助學金每學年生均3300元。
2.寧夏籍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生每年減免學費4200元。
3.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在生源地教育局辦理生源地貸款,貸款額度最高限額12000元。
4.所有在校生均納入大學生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學生實習期間學院負責購買頂崗實習意外傷害保險。
學校地址: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學院西路31號
聯系方式:0951-2081007
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01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江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武漢教育學院、武漢市職工醫學院四校基礎上合并組建新江漢大學。2002年6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4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上海體育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簡稱“上體”,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體育類普通高等學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建設單位。學校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學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試點院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北京體育大學(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簡稱北體大,由國家體育總局直屬,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的高等體育院校。
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調整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