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護理職業技術學院是由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貴州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的,集學歷教育、短期培訓和繼續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全日制公辦高等專科職業院校。開設護理、助產、康復治療技術等九個專業,同時舉辦中等職業教育。現有金海、花溪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619.3畝;建有全國先進、省內一流的護理實訓中心和基礎醫學實驗實訓中心;有省內外實習基地73家,貴州省第三人民醫院為我院附屬醫院。學院學生在歷年貴州省職業院校護理技能大賽高職組、中職組中多次榮獲一等獎,在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護理技能大賽(高職組)獲三等獎,實現了國賽獲獎零的突破。
專業名稱 | 高中生 | 中職生 | 下崗失業員工、高素質農民企業員和基層農技人員 |
護理 | 50 | 53 | 3 |
護理(口腔護理方向) | 6 | ||
護理(老年護理方向) | 108 | ||
護理(眼科護理方向) | 82 | ||
助產 | 73 | 85 | |
康復治療技術 | 50 | 100 | |
中醫康復技術 | 50 | 100 | |
藥學 | 80 | 95 | |
健康管理 | 40 | 40 | |
眼視光技術 | 155 | 75 | |
醫學美容技術 | 80 | 100 | |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 45 | 45 | |
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 | 40 | 50 | |
藥品經營與管理 | 40 | 50 |
注:招生專業及計劃詳見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2023年貴州省高職(專科)分類考試招生專業目錄。
貴州護理職業技術學院分類考試招生錄取學生在規定的年限內,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內容,達到畢業要求,發給國家承認學歷的、經教育部學籍、學歷電子注冊的貴州護理職業技術學院專科畢業證書,并以此具印。
(一)報考類型
根據招生對象的不同,高職分類考試招生分為針對普通高中畢業生的“高中類”、針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中職類”和針對退役軍人等特殊群體的“專項類”三種類型。考生只能選擇其中一類報考。
(二)報考對象
1.高中類:參加全省高考報名的 2013 年(含)以后畢業的應、往屆高中畢業生。
2.中職類:已參加我省高考報名的應、往屆中職畢業生。
3.專項類:貴州戶籍退役軍人和我省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高素質農民、企業員工和基層農技人員。
(三)報名條件
1.女生1.58米以上,男生1.65米以上,五官端正,身心健康,口齒清楚,無紋身,無精神病史,無色弱、無色盲、無聽力障礙,無傳染性疾病及無影響履行相關專業職責的殘疾或者功能障礙等。
2.助產專業僅招女生,其他專業不限男女。
3.參加高職(專科)分類考試招生的高中畢業生和中職畢業生,均須參加各市(州)招生考試機構組織的體檢。退役軍人和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高素質農民、企業員工和基層農技人員均須參加學院組織的體檢。考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檢查按照省招生委員會、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和省殘疾人聯合會的相關規定執行。
4.應、往屆高中畢業生入學報到時應具有高中畢業證(或縣級以上教育主管部門出具的具有高中同等學力證明);應、往屆中職畢業生入學報到時應具有中職畢業證(或縣級以上教育主管部門出具的具有中職同等學力證明)。
(一)報名
1.高中畢業生和中職畢業生按照《省招生委員會關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報名工作的通知》執行。
2.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高素質農民、企業員工和基層農技人員報名及志愿填報時間和辦法另行通知。
現場確認時須提供本人身份證原件、學歷證明(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
①退役軍人須持有《退出現役證》、本人戶口薄等相關證明材料在所報考的高職(專科)院校的確認點進行初審登記并辦理相關手續。
②農民工須持本人戶口薄、在黔務工6個月及以上(應提供勞動合同證明、在黔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或基本醫療保險等在黔務工證明)相關證明材料在所報考的高職(專科)院校的確認點辦理相關手續。
③下崗失業人員按規定辦理失業登記后,須持本人戶口薄等相關證明材料在所報考的高職(專科)院校的確認點辦理相關手續。
④企業員工須持在黔務工6個月及以上(應提供勞動合同證明、在黔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或基本醫療保險等在黔務工證明)。在所報考的高職(專科)院校的確認點辦理相關手續。原則上由我省企業集體向有關高校提出報名需求。
⑤高素質農民、基層農技人員須按農業農村部門的相關規定提供證明材料在所報考的高職(專科)院校的確認點辦理相關手續。
3.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高素質農民、企業員工和基層農技人員免收報名考試費,各類人員相關獎助學金、學費減免等資助政策按現行規定執行。
(二)志愿填報
1.填報志愿時間:2023年3月13日09:00至3月19日17:00。凡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須登錄省招生考試院網站,根據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分類考試招生專業目錄》和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填報一所院校的專業志愿(最多六個專業志愿)。為確保考生按時參加考試及順利收取錄取通知書,請考生填報志愿時務必確認預留電話及聯系地址等信息正確無誤。
2.征集志愿時間(若第一次錄取名額滿,將不再征集志愿):2023年4月6日09:00至4月12日17:00,凡符合報考條件未被錄取的考生,可登錄省招生考試院網站,根據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分類考試招生專業缺額情況和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填報一所院校的專業志愿。
(一)普通高中畢業生: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適應性測試”的評價方式。
文化素質評價使用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須完成 11 門課程考試,考試成績 8 門課程達到 C 等及以上等第的考生,可領取高中畢業證書)。使用外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成績須經貴州省普通高中畢業會考辦公室認定。達到此條件并符合高職(專科)招生院校要求的高中畢業生可參加高職(專科)招生院校組織的職業技能適應性測試。
考生需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往屆生還需準備高中畢業證書原件)參加職業技能適應性測試。測試將于2023年3月25日進行,具體安排將提前發布在貴州護理職業技術學院官網招就資訊或招生就業處微信公眾號,請考生密切關注。
(二)中職畢業生:實行“文化綜合考試+職業技能測試”的評價方式。
1.文化綜合考試
①由各市(州)招生考試機構負責組織,全省統一評卷。文化綜合包含語文、數學、英語的內容。考試按照《貴州省中職生報考高職(專科)院校分類考試文化綜合考試說明》要求執行。
②考試時間為:2023年3月4日上午09:00-11:30。
2.職業技能測試:考生需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往屆生還需準備中職畢業證書原件)參加職業技能測試。測試將于2023年3月25日進行,具體安排將提前發布在學院官網招就資訊或招生就業處微信公眾號,請考生密切關注。
(三)符合初審條件的退役軍人、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企業員工、高素質農民、企業員工和基層農技人員:需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學歷證明(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參加職業適應性測試。測試將于2023年3月25日進行,具體安排將提前發布在貴州護理職業技術學院官網招就資訊或招生就業處微信公眾號,請考生密切關注。
貴州護理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分類考試招生錄取工作在貴州省招生考試院監督指導下,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一)普通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根據考生專業志愿、招生計劃、文化素質(文化綜合考試)及職業技能考試兩項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進行錄取。其中文化素質(文化綜合考試)占50%,職業技能考試占50%。
(二)退役軍人、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企業員工、高素質農民和基層農技人員:根據考生專業志愿、招生計劃、職業適應性測試成績,擇優錄取,成績按滿分 100 分計算。
(三)當分值相同時,優先錄取有特長、曾獲得榮譽的學生或學生干部。
(四)對在校期間獲教育部牽頭舉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三等獎及以上、教育廳牽頭舉辦的貴州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二等獎及以上的醫學類國控專業中職畢業生可免試報讀學院對口或相近專業。
(五)對符合免試條件并獲得三等功以上獎勵的退役軍人,由貴州護理職業技術學院按照程序考核公示后予以免試錄取。
詳情 >學校地址:貴州省貴定縣盤江鎮/貴陽市花溪區大職路
聯系方式:0854-5415555
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01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江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武漢教育學院、武漢市職工醫學院四校基礎上合并組建新江漢大學。2002年6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4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上海體育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簡稱“上體”,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體育類普通高等學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建設單位。學校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學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試點院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北京體育大學(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簡稱北體大,由國家體育總局直屬,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的高等體育院校。
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調整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