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況 重慶市企業管理學校,成立于1978年,隸屬重慶市中小企業局,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1986年,經上級批準,辦學地點由永川遷建于渝北區紅錦支路68號。1992年,經市政府批準,成立了重慶市鄉鎮企業中專學校,現更名為重慶市企業管理學校。2003年,經上級批準,成立了重慶市中小企業培訓中心。2005年,經重慶市教委批準,重慶市中小企業局與重慶廣播電視大學聯合成立了第一所行業學校――重慶廣播電視大學企業管理學院。 學校占地15畝,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建有教學辦公大樓、培訓大樓、學生公寓、綜合大樓等,有大中小教室30間,有機械、汽車、摩托車、數控、鉗工、電子、家電維修、計算機組裝維修等八個實訓室和三個網絡教室及多媒體教室,固定資產達2800萬元。為滿足日常教學的需要,同時,學校在江北區石馬河租賃了60畝地,校舍達40000多平方米,作為教學B區。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05人,其中專兼職教師65人,實行一套班子、四塊牌子的運行管理模式,是一所集學歷教育、職業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為一體的綜合性學校。“重慶市企業管理學校”和“重慶廣播電視大學企業管理學院”承擔中職和本、專科學歷教育,“重慶市鄉鎮企業干部學校”和“重慶中小企業培訓中心”承擔干部短期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學校常年開設有23個專業,即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預算、汽車與摩托車實用技術、辦公自動化與文秘、旅游服務與飯店管理、機電一體化、機械加工與數控技術、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應用等,現有21個脫產教學班和45個業余教學班,在冊大中專學生共4470名,其中:全日制大中專學生1756人。學生通過中專學習和電大深造達到中等技術水平和高等學歷,可以獲得相應的畢業證書和技術等級鑒定證書。二、培訓特色(一)中央部委的掛牌示范培訓中心1、逐年擴大創業、銀河培訓規模 重慶市中小企業培訓中心從2003年起,在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的領導下,開展了創業者培訓、職業經理培訓、經營管理人員培訓、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培訓、中小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等,共計完成培訓5480人,其中:創業者培訓2782人,經營管理人員培訓977人,職業經理人培訓620人,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培訓365人,中小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培訓736人。培訓規模從最早的每年200人增加到2009年的2000人,通過講授、觀看錄像、經驗介紹、小組討論、提問答疑等多種教學方式,增添了創業信心,提高了創業技能,為創業者成功創業提供了幫助。2、多渠道、多層次開展職業技能鑒定 中心是農業部鄉鎮企業局批準成立的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也是原重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批準成立的中小企業國家職業技能檢定所。近年來,主要針對機械加工,電子電工、計算機、采煤等專業,積極制定相關鑒定計劃,開展鑒定工作,每年完成鑒定量都在800人以上,2010年中心確定了2000人的鑒定目標。3、積極實施國家發改委等部委規劃實施的“521培訓工程”。 自2006年開始,按照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的安排,我們與清華大學合作,在全市40余家企業開設了“清華遠程企業學堂”,目前在讀“清華大學總裁研究生班”、“重慶清華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研修班”企業家近100名,有效利用清華大學優越的教育資源為全市中小企業服務,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4、做好“金藍領”試點工作 2010年,中心被農業部確定為重慶地區的“金藍領”試點培訓機構。為了順利完成任務,圍繞我市人才強市戰略和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目標,中心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采取校企結合、理論學習與技能實訓相結合的辦法,致力于為企業培養一批高技能人才。2009年,中心在重慶市涪陵區辣妹子集團設立了金藍領培訓基地,從2010年開始,正式開展培訓。(二)市級有關部門的培訓深造基地 通過爭取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市中小企業局、市農委等市級部門的支持,中心每年與其開展聯合培訓,培訓量都在3000人次以上,范圍包括公務員、軍隊專業干部、村干部、事業單位人員等。(三)區縣相關部門的定點培訓機構 2004年起,中心爭取到了農民工相關培訓項目,如陽光培訓、農民工在崗技能提升培訓、農民工非農技能培訓等。根據屬地管理原則,學校的農民工培訓項目歸屬重慶市渝北區管轄,經過努力學校在渝北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渝北區農業委員會拿到了培訓指標。在培訓過程中,學校通過公共課、理論課、實作課三塊的教學及培訓,從機械加工、電子電器、維修電工、計算機操作等方面共為5000余名農民工進行技能培訓,使他們掌握了從業的基本技能,從農村走向了城市。經過幾年的努力,在我市農民工培訓工作中,學校與眾多企業建立了聯系,為今后的校企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教育特色1、依托行業辦職教。在辦學模式上,重慶市企業管理學校結合行業特點,堅持為行業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的方針,積極利用社會資源,發展聯合辦學,促進校企合作。近年來,學校與重慶利德公司、宗申集團、重慶商社集團、深圳富士康等企業開展合作,實行訂單培訓,開設了“利德班”、“宗申班”等,與部分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形成了“工學結合,校企聯合”的辦學模式,架起了中職與中小企業、鄉鎮企業、民營經濟的橋梁,成為我市中小企業、鄉鎮企業、民營經濟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基地,成為中職教育與企業合作的示范性學校。2、開放教育促發展。近年來,重慶廣播電視大學企業管理學院在行業主管部門和上級電大的大力支持和關心下,遠程開放教育迅速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逐步改善、辦學質量穩步提高。在開放教育辦學中,我院嚴格教學管理,規范教學行為,建立了教學督導機制,加強教學督導和檢查,確保教學質量,自覺維護電大系統辦學,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優勢,把開放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擴大電大辦學影響力,學院的聲譽不斷提高,2009年被納入中央電大“全國基層電大發展援建項目”受援單位,辦學實力不斷增強。3、教學改革求創新。為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重慶市企業管理學校堅持走內涵型發展的道路,推行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以培養高素質和高技能人才為根本,以推廣中澳職業教育合作成果為主線,以職校教師能力和發展為重點,以加強校企合作為突破口,以課題研究為先導,不斷改革和創新教育教學內容、方式、方法,促進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轉變,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使學校辦學水平達到全市一流水平,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四、辦學成就 建校31年來,通過全體教職員工的勵精圖治,奮勇開拓,學校的辦學特色、辦學質量和辦學品牌都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和社會的認可。學校大、中專學歷教育畢業生1萬多人,學生遍及本市的機關、事業單位、各大企業和四川、廣東、江浙沿海等民營企業,干部短期培訓為我市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鄉鎮企業培養和輸送了數十萬計的各類應用型、實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重慶市鄉鎮企業干部學校先后被批準和評選為“全國鄉鎮企業培訓中心”和“全國鄉鎮企業育才興教示范單位”;2003年被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列為“銀河培訓工程”試點中心之一;2004年重慶企業管理學校被市教委評為“達標中職學校”,2007年學校經市人民政府批準為重慶市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8年又被市電大批準為重慶市行業電大示范性分校。學校是市級文明標兵單位,重慶市農委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2006、2007年被重慶市教委和市電大評為招生工作先進學校。同時,學校是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和農業部確定的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重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確定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是市人事局確定的重慶市國家機關公務員培訓施教機構之一,是市委組織部、市農辦確定的農村干部培訓基地。 在國家和市級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重慶市企業管理學校全體教職員工,滿懷信心,朝著既定的目標,邁著堅韌的步伐,奮勇前行。
更多 >學校地址:重慶市渝北區紅錦支路68號